跨界造车,能否跨出新路?

2021-04-07 10:12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十年内投资100亿美元,首期投资100亿元,以全资打造高品质智能电动车…3月30日,小米宣布跨界造车,成为继苹果、百度之后又一个进军汽车业的ICT(ICT)企业。

为什么小米要跨界造车?这一次进入新的领域晚吗?新能源汽车投资的热炒,一度在国内孕育出上百个新品牌,短短五六年后,只有蔚来、小鹏、理想等几家企业脱颖而出。现在,新一轮智能电动车热卷土重来,其背后的逻辑有何改变?

苹果、小米、百度等企业纷纷跨界造车,笔者认为主要的推动力有三:

首先是资本到2020年,特斯拉的市值增长了7倍,一度超过了世界9大汽车公司市值总和,接近苹果两万亿美元市值的三分之一。蔚来汽车的年销量不到5万辆,其市场价值每年增长17倍。很明显,在资本市场投资者眼里,无论是传统汽车行业,还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行业,想象空间都已逐渐缩小,越界进入智能电动车领域是现实的选择。


第二,时机。根据Everett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,当创新产品的市场份额超过一定比例时,产品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,原因是新技术成熟度提高,供应链成本降低,消费习惯培养,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形成等。对于智能手机,这个比例是4%,在2010年的时候。iPhone4在六月份上市,39个月后,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被谷歌收购。到2019年年底,电动汽车将恰巧占到全球汽车市场的4%。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,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仍增长10.9%,欧洲市场的销量更是飙升142%。进入智能电动车行业的最佳时机,可以说已经到了。

小米哪款手机支持无线充电 小米7

第三,条件。重资产,长周期,上万个零部件,复杂的供应链,但毛利率却不高,100多年来筑起的标准、技术、制造、服务等门槛,也增加了跨界的难度。那就是苹果在2016年左右暂时放弃生产汽车的原因之一。然而,电动化所带来的汽车研发、供应链、生产制造、售后服务等领域的深刻变革,正逐渐把这些门槛削平。专业代工模式的探索与兴起,将改变以富士康为代表的汽车业的重资产属性,让苹果轻资产、高利润的智能手机模式得以复制。同时,智能化、网络化的潮流也把汽车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——软件定义、数据驱动、远程迭代、用户操作…这些都是ICT企业的天然长板。


虽然资金充裕,时机成熟,条件成熟,不缺钱,不缺人,机制灵活,生态完善,长板突出,粉丝热捧,但跨境企业要想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取得成功,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小。例如,基于对客户痛点、可量产技术和成本、行业趋势的前瞻分析,至少要提前24个月确定第一款车型的产品定义,并做好后1-2款产品的规划。如今,产业加速转型,市场快速增长,新技术爆炸式突破,踏准节奏并非易事,跨界者面临更大挑战。

也就是像蔚来这样的跨界“先行者”,在车型数量、供应链构建、数字化建设、核心技术等方面,都踩了不少“坑”,付出了不菲的代价。身为后来者,如何吸取教训,提高决策和执行效率,少走弯路,挑战也不小。

诚然,更多的企业进入市场,促使产业加速分化,也为跨界企业创造机会。怎样创新求变,突破界限,创造更好的产品和体验,重新定义汽车工业的生产、销售、服务,甚至是盈利模式,为用户创造新的运营方式?企业和消费者都在期待来自跨界者的答复。

责任编辑:fafa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联播新闻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